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以及相对表面积增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降低限制了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解答 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不会改变物种的遗传信息,A错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对生物体有利,B错误;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但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因此癌症一般不遗传,C错误;
D、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以及相对表面积增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降低限制了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藻和蚯蚓分别属于(  )
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B.在分裂后期观察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即可判断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C.染色体都要经过复制,经过连续两次分裂平均分配到4个子细胞中
D.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还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成熟的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粉可通过愈伤组织发育成植株
B.花粉可通过胚状体进一步分化成植株
C.材料消毒所用的氯化汞溶液也可用次氯酸钙溶液或饱和漂白粉溶液代替
D.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13:3、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A.1:3、1:2:1和3:1B.3:1、1:2:1和3:1C.1:2:1、1:3和3:1D.1:3、1:2:1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动物细胞培养应在无毒、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由合成培养基提供各种营养成分,但通常还需要添加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不具有1:1比例的是(  )
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C.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厌氧呼吸受抑制.
(2)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一样多(填:一样多或更多、更少).
(3)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同时将氧浓度调节到R点的对应浓度,目的都是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如果某物种造成生物入侵,将会使这些地区

A.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B.基因多样性增加

C.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