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如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相同
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调节体现了两重性

分析 分析题图:植物茎段再生时出现极化再生现象,即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这也体现了生长素对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极化再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 解:A、近根端长成根、近苗端长出叶都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
B、生长素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所以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不会向着苗端运输,B错误;
C、极化再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生长素促进离体茎段的近根端长成根、近苗端长出叶,说明其对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极化再生现象为背景,结合题图,考查细胞分化、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要求考生认真审题和审图,理解极化再生的含义,明确极化再生现象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掌握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作用,能理论联系实际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我们的牙齿亮洁,口气清新.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
(1)侵入机体的细菌,还可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而将其清除.
(2)酶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若将此牙膏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再取出进行分解口腔细菌的实验,发现与不用此牙膏的效果相同,原因是强碱条件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从而失去活性.
(4)为探究牙膏中的酶的最适温度,基本实验思路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的对照实验,分解口腔细菌,找到峰值(或“分解效果最好”)对应的温度即为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

B、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

C、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

D、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亲本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均相同.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a来表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白花
紫花×白花405411
白花×白花0820
紫花×紫花1240413
(1)根据组合三可判断出紫花为显性性状,因为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
(2)组合一中亲本紫花基因型为Aa,F1中的白花基因型为aa.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AA或Aa,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共有6个营养级.
(2)浣熊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若想使鹰增重1kg,至少消耗植物25kg.
(3)由于人类的捕杀,蛇的数量减少,在短时间内,种群数量最可能减少的生物有昆虫 食虫鸟.
(4)在该生态系统中充当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蛇、浣熊、鹰、狮子、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流动性D.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
B.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减少
C.皮肤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一定相同
C.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D.EBV侵染细胞过程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