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 | |
B. |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 |
C. | 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维持人体稳态 | |
D. | 人体红细胞内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要通过12层磷脂分子 |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解答 解:A、人体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因此某人吃了较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A正确;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B正确;
C、大量出汗会导致人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因此除了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还需要补充适量的盐才可维持人体稳态,C错误;
D、红细胞内的氧气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共穿过了6层膜,即6层磷脂双分子层,12层磷脂分子,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明确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能保持相对稳定;识记内化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考冲刺(3)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 .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 .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 ,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 .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有 .
(4)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
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 .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 中的含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I处Na+外流,K+内流 | B. | 引起屈肌舒张,伸肌收缩 | ||
C. | 只有在III处测到膜电位变化 | D. | 乙处的突触前膜释放大量乙酰胆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
B. |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 |
C. |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 |
D. |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者都有着丝点的分裂 | |
B. | 二者都有中心体的复制与纺锤体的形成 | |
C. | 二者的细胞都出现细胞质分裂 | |
D. | 二者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酵母菌、乳酸菌都有细胞结构,都有染色体 | |
B. | 酵母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有细胞壁,都有DNA | |
C. | 硝化细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都主要是DNA | |
D. |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统一性,也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第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 |
B. | 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 |
C. | 人的红细胞β珠蛋白基因中碱基对A-T替换成T-A | |
D. |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