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
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
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4的染色体如丙所示
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是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材料,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如图表示一个计数室及显微镜下一个中方格菌体分布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和出芽生殖
B.每天定时取样前要摇匀培养液
C.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格计数,目的是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
D.若五个中格酵母菌平均数为上右图所示,则估算酵母菌的总数为6×106个/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 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 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 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是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图中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不能分裂
C.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若图中有子香蕉的基因型为AAaa,则无子香蕉的基因型均为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
B. 一定浓度的KT可以增强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
C. 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D. 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结合下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肠杆菌b过程可发生在拟核区和细胞质中
B. HIV遗传信息的流向包括d、a、b、c路径
C. b、e过程的原料均为核糖核苷酸
D. c过程中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取野生型小鼠(I+I-)的胚胎干细胞转入胚胎干细胞,用含新霉素抗性基因替换I+基因的外显子2片段使其变为失去功能的I-基因,再将突变的胚胎干细胞移回野生型小鼠胚胎,培育出带突变基因(I-)的杂合子小鼠。用此杂合体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进行杂交实验,并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如图b。
(1)检测小鼠的基因型,需根据______序列设计DNA分子探针。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I基因的功能是与_______有关。
(2)分析系谱图______(能/不能)判断I+、I-基因的显、隐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只有突变基因来自_______(父本/母本)时,杂合子小鼠才表现出发育迟缓,由此推测来自______的I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
(4)为验证以上推测,提取小鼠体细胞的总RNA,检测Actin基因(编码细胞骨架蛋白)和新霉素基因的RNA,请将支持推测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i、ii、iii处。(能检测到用“+”表示,检测不到用“-”表示)
野生型小鼠 | 突变基因来自父本的杂合子小鼠 | 突变基因来自母本的杂合子小鼠 | |
Actin基因的RNA | + | + | + |
新霉素抗性基因的RNA | i____ | ii_________ | iii_________ |
(5)若人类的某种遗传病以此种方式遗传,用常规的基因诊断能否确定胎儿是否发病?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提出一种确诊胎儿是否发病的检测方案。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质被誉为免疫系统的“刹车”。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PD-Ll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质结合后(如图1),可适当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防止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针对此发现,科学家研发了治疗癌症的新药物PD-1抗体(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癌细胞发挥作用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
B.肿瘤细胞PD-Ll的高水平表达不利于其免疫逃逸
C.PD-1抗体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来阻断癌细胞结合,启动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
D.新药物PD-1抗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患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