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图解可知,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Ⅲ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Ⅳ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Ⅴ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中a是色素、b是氧气、c是ATP、d是ADP、e是[H]、f是C5化合物、g是二氧化碳、h是C3化合物.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物质a为色素,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物质e是[H](或NADPH).
(2)过程III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根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阶段反应式可以看出,产生ATP的是Ⅰ(光反应)、Ⅲ(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Ⅴ(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产生ATP.
(4)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反应过程中的ADP的移动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方向移动.
(5)实验设计步骤第一步为分组,第二步为控制变量,因该实验验证“叶绿素合成与光照有关”,故实验单一变量是光照的有无,所以A组给予光照,B组不给光照,且要注意保持无关变量的统一.然后过段时间观察并比较幼苗的颜色,记录.
故答案为:
(1)囊状结构薄膜上[H](或NADPH)
(2)细胞质基质
(3)I、III、IV、V
(4)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5)A组种子放在有适宜光照的环境中,B组种子放在黑暗环境中,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发生场所,从而判断图中字母和数字所指;并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修订的能力,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7}{16}$ | C. | $\frac{9}{16}$ | D. | $\frac{7}{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变少、变暗 | B. | 变少、变亮 | C. | 变多、变暗 | D. | 变多、变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 |
B. |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 |
C. | 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 |
D. | 豌豆的花较大易进行杂交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4秋•衡水校级期末)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 光合作用速度 (CO2/100cm2叶•小时) |
1.0 | ﹣2.0 |
3.0 | +2.0 |
5.0 | +6.0 |
7.0 | +10.0 |
8.0 | +12.0 |
10.0 | +12.0 |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 (CO2mg/l00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积累 mg的葡萄糖.(取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