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1表示某基因型植物体内控制合成某种色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期;图中位点1为基因A,位点2为基因a,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该植物正常的生殖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2)若基因型为AaBb的某一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的生殖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3)该植物体内合成某种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则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紫色:蓝色:白色=9:3:4,其中白色纯合个体所占比例为$\frac{1}{8}$;上图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2染色体上的基因应该是相同的,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导致其不同,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图中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生殖细胞有4条染色体;图中位点1为基因A,位点2为基因a,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导致其不同.
(2)己知AaBb的某一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的生殖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Aa移到了同一个细胞.
(3)据图分析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A_B_紫色,A_bb蓝色,Aa__白色.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则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紫色A_B_:蓝色A_bb:白色Aa__=9:3:4,其中白色纯合个体所占比例为$\frac{1}{8}$.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二次分裂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4     
(2)一   同源染色体
(3)9:3:4       $\frac{1}{8}$    酶合成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运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伯乐鸟是一种肉食性鸟类,但它常常模仿金翅鸟的叫声以诱骗金翅鸟前来,这种模仿的意义是(  )
A.一种正常生命活动B.一种信息传递行为
C.一种种间斗争行为D.一种捕食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
B.植物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对生长素敏感与顶端优势的形成有关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的分化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不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了探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胰蛋白酶消化鼻咽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浮液;
②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40 μmol•L-1的熊果酸和适量的细胞培养液;
③置于37℃、95%空气加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保温培养;
④检测与处理:分别在12h、24h、48h、72h时取样,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鼻咽癌细胞周期的改变,记录和处理数据,得到结果(见表格).
时间(h)G1期细胞比例(%)G2和M期细胞比例(%)S期细胞比例(%)
12682111
2472208
4879156
7285105
请分析回答:
(1)完成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2)将上述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达.

(3)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G1期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旺盛时期,为DNA的合成做准备工作.
(4)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熊果酸可以使在G1期的细胞所占比例增大(熊果酸可以抑制细胞中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0个游离的氨基,0个游离羧基,含有7个肽键.
(2)该化合物是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请写出这些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3)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肽键,B.R.(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4)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5种,其中有3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CH3
(5)某条肽链,其分子式为CaHbNcOdS,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含有e个赖氨酸残基:那么将该多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frac{d-c+e-1}{2}$个天门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的未知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假如某一年生植物的高度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这5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5对常染色体上,每对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一株2m高的植株甲(AABBCCDDEE)与一株1m高的植株乙(aabbccddee)杂交得到F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如果F1自交,子二代中株高1.9m的植株占$\frac{5}{512}$;
②如果F1自交,子二代中比例占据最高的植株高度是1.5m;
③如果F1测交,测交后代中株高最高的是1.5m;
④如果F1与基因型为AaBBccDdEE植株杂交,后代植株高度范围在1.3m~1.9m之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细胞内不同的结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下列对细胞中某些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的红色是液泡中花青素呈现出来的
B.在大肠杆菌细胞内,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细胞壁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0
D.溶菌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专对入侵的病毒或病菌有杀灭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
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高尔基体(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RNA聚合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适宜的可见光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光照,给予乙组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并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甲组植物生长高于乙组,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基因频率变化,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
C.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的结果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