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
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
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
D.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

分析 1、体细胞核移植:又称体细胞克隆,作为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手段,即把体细胞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能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解答 解:A、核移植克隆的动物,需要供核一方和供质一方(一般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A正确;
B、制备人工种子,需要用完整植物细胞,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不需用原生质体,B错误;
C、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PEG是促细胞融合剂,但是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融合,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核移植等技术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丽富饶的钓鱼岛和钓鱼岛周围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

A.生态系统和群落 B.群落和种群

C.生态系统和种群 D.群落和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2n.下图分别为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A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时期是4~5(以横轴上的数字表示).
(2)细胞B的名称是精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时期是5~6.
(3)细胞C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是3~4,C细胞最终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4)图1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DNA复制的结果.在时期4处DNA含量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结果.
(5)在图2右边的D中画出与A细胞同时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回答: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红方因加入红曲了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
(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要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腐乳,关键在于卤汤的配制.
(3)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葡萄糖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frac{1}{3}$的空间.制作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制作的温度是3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都是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的
B.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
C.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D.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DNA分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如图所示(注:农杆菌中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1)过程①需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含Bt基因的DNA和Ti质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②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选择培养基.
(2)过程③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T-DNA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目的是筛选获得T-DNA片段的植物细胞.
(3)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投放棉铃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
少农药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
(4)已知IgG抗体能消除狂犬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获取也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法,下面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B淋巴细胞之前,给小鼠注射的物质A是狂犬病病毒(抗原).
②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
③B过程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④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四组实验,据表格分析回答: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X染液线粒体
C菠菜叶清水叶绿体
D苹果匀浆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E豆浆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1)进行A组实验时,用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其中实验观察的被苏丹Ⅲ溶液着色的小颗粒是脂肪(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橘黄色.
(2)B组实验的X染液是健那绿染液,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色.
(3)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的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4)D组实验中,组织样液的颜色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与CuSO4溶液要混合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汁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D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蓝色色.
(5)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是否需要水浴加热条件?否(填是或否),呈现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对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条形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C.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很高D.②可能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需要氧 ②都产生CO2 ③都需要酶 ④都产生ATP ⑤都生成丙酮酸.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