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下图甲中I、II和III分别表示正常酶与底物、某些酶抑制剂与酶作用示意图,图乙中②表示酶促反应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则图乙中能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曲线是
A.① B.③ C.④ D.⑤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3.基因治疗是指(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1. 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 个体基因型 | 配子基因型 | 异常发生时期 |
A | DD | D、d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B | AaBb | AaB、AaB、b、b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C | XaY | XaY、XaY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D | AaXBXb | AAXBXb、XBXb、a、a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8、(10分)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⑴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为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过程和产生ATP最多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过程③④⑤中,能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与上图生理活动有关的两种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 右图是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温度、水分、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情况。分析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检测种子中是否有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
B.前8天,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脂肪转化为糖类
C.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D.实验过程中,种子的总重量也和干重的变化趋势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2.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实验不成功
C.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E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
D.D瓶封口后应立即接通E瓶,防止D瓶中的培养液被分解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 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
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
B.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C.图2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D.图2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6. 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
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9.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
A. 1/2、1/4 B. 1/4、1/8
C. 1/4、1/16 D. 1/8、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