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
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
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向生态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分析 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frac{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解答 解:A、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会减少生态瓶的分解者,降低物质循环,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A正确;
B、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需要能量输入,给予一定的光照会增加稳定性,B错误;
C、添加一些分解者会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
D、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供生态系统的生物利用,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生态瓶的制作为素材,考查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的都正确的是(  )
A.①⑤⑨和③⑦⑩B.②⑥⑨和④⑧⑩C.①⑤⑨和④⑧⑩D.②⑥⑨和③⑦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体内产热和散热平衡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发生变化
C.甘油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因为甘油是极性分子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a、b、c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a细胞核,b染色体,cDNAB.a原核生物,b细菌,c病毒
C.a有性生殖,b有丝分裂,c无丝分裂D.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费里和克拉格•米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以下对RNA的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R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B.RNA中含有核糖
C.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RNA由C、H、O、N、P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甲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乙为该湿地泥鳅种群增长倍数(X)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小白鹭是非迁徙鸟类,数量稀少,决定其种群数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调查得知该湿地小白鹭的数量约有800只,若小白鹭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n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6代后,小白鹭的种群数量为800×(1+n)6只.
(3)图甲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小鱼、小白鹭.小白鹭摄食同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其同化的能量最终主要来自于浮游植物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4)小白鹭在繁殖期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行为 信息.
(5)在图乙调查期间,泥鳅大约在第10年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或增加培养液中的含氧量).
(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时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或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同时需要相同条件下培养不接种的培养基平板做对照,采用固体平板培养基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其目的是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或避免培养基中水分的过快挥发).
(3)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
(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对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至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以多环芳烃菲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菌水、菌株Q菌液和突变株K菌液.
④28.C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大豆根尖细胞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U、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5种B.6种C.7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