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 |
B. | 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7号和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frac{1}{2}$ | |
C. | 若9号为女性乙病患者,则其致病基因来自于Ⅰ代中的1和4号个体 | |
D. | 若9号为女性,则不可能同时患两种病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病:由由于Ⅰ1和Ⅰ2没有乙病,但生了一个Ⅱ5男孩有病,“无中生有便为隐”从而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电泳图中Ⅰ1和Ⅰ2相同,说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基因型都是Aa,Ⅱ5男孩为aa,电泳图显示Ⅱ6基因型为AA.
乙病:由于Ⅰ3和Ⅰ4没有乙病,但生了一个Ⅱ8男孩有病,“无中生有便为隐”从而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Ⅰ3个体不含致病基因不患病,说明乙病为伴X隐性遗病.
解答 解:A、根据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为伴X隐性遗病,A正确;
B、6号个体正常,电泳图显示含AA,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Y;7号($\frac{2}{3}$AaXBXb)和8号(AaXbY)个体婚配所生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frac{2}{3}×\frac{1}{4}×\frac{1}{2}$+(1-$\frac{2}{3}×\frac{1}{4}$)×$\frac{1}{2}$=$\frac{1}{2}$,B正确;
C、若9号为女性乙病患者,则其致病基因(XbXb)来自于Ⅰ代中的1和4号个体,C正确;
D、若9号为女性,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frac{2}{3}×\frac{1}{4}×\frac{1}{2}$=$\frac{1}{12}$,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谱的能力、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一下第一次学情反馈生物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3}{4}$、$\frac{1}{4}$ | B. | $\frac{3}{8}$、$\frac{1}{4}$ | C. | $\frac{3}{4}$、$\frac{1}{8}$ | D. | $\frac{3}{8}$、$\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
B. |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
C. | 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重组有关 | |
D. | 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四种1:1:1:1 | B. | 两种1:3 | C. | 三种1:2:1 | D. | 两种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frac{1}{2}$是宽叶,$\frac{1}{2}$是窄叶 | |
B. | 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 |
C. |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frac{1}{2}$是宽叶,$\frac{1}{2}$是窄叶 | |
D. |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D结构堵塞时②会增加 | |
B. | 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 | |
C. |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 |
D. | ④可以直接进入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 |
B. | 在肺中交换气体时,氧气可以从低浓度扩散到高浓度 | |
C. | 甘油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 | |
D. | 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和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