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处于bc段的细胞最可能是图中的(  )
A.B.C.D.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o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加倍;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了配子.

解答 解:A、图中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A正确;
B、图中细胞内同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四分体时期,B错误;
C、图中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目已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处于cd段,C错误;
D、图中细胞内含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不属于脂质功能的是(  )
A.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B.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
C.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催化细胞中某些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列各图中,所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示意图,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染色体组数最多的细胞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是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和B.(用图中字母回答)
(2)可能是单倍体的细胞是A、B、C,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肯定是纯合子的是C.
(3)一般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细胞是A和C,不能产生种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是N、P、N.Ⅱ是DNA和Ⅳ是蛋白质.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X的名称是葡萄糖.
(3)图中Z是核糖核苷酸,图中Y是脱氧核苷酸,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红色,Ⅱ呈现绿色.
(4)Ⅳ多种多样,从P分析原因是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相同质量的Ⅴ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Ⅰ,原因是Ⅴ中H含量相对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病毒 ②酵母菌 ③蓝藻 ④大肠杆菌 ⑤发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形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
A.DNA复制过程中B.RNA复制过程中C.转录过程中D.翻译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伞藻B.衣藻C.绿藻D.蓝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部分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B.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