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图1,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肾上腺素,D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分析图2,甲途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激素;乙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丙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
解答 解:(1)寒冷环境下,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使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
(2)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身体内的额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为了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2中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增高,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B(甲状腺激素),由于负反馈调节机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恢复原来水平.它的稳态调节方式属于 神经体液调节.
(3)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同时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含量增加.另一方面下丘脑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腺体分泌激素,属于丙模式.
故答案为:
(1)A?B?C 产热量 立毛肌
(2)增高 恢复原来水平 下降 反馈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点评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考试理科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了分子中不同位置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末考试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多的实验条件是( )
A. 90℃左右水浴加热 B.加入两滴FeCl3溶液
C.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 D.常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光照强度 (mmol光子/m2•s)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龙眼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 | -0.60 | 2.50 | 5.10 | 6.55 | 7.45 | 7.90 | 8.20 | 8.50 | 8.50 | 8.50 |
芒果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 | -2.10 | 1.10 | 3.70 | 5.40 | 6.50 | 7.25 | 7.60 | 7.60 | 7.60 | 7.60 |
A. | 光照强度为0.1时,龙眼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
B. | 光照强度为0.3时,芒果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龙眼 | |
C. | 光照强度小于0.6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的含量 | |
D. | 光照强度大于0.7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者均能影响细胞的代谢 | |
B. | 两者合成均在核糖体上 | |
C. | 合成激素的细胞定能合成酶 | |
D. | 两者均需与特定物质结合才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 B. | 提取纤维二糖的实验 | ||
C. | 浓缩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 | D. | 提取葡萄糖的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③、⑤、⑥构成 | |
B. | 图中③、⑤、⑥所示的液体不能相互渗入 | |
C. | 内环境中温度、渗透压保持恒定不变 | |
D. | ⑤与⑥相比,⑤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 |
B. | 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 |
C. | 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 |
D. | 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