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以检测到15N、35S | |
B. |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以检测到3H、15N | |
C. | 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检测到15N、35S | |
D. | 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检测到3H、15N |
分析 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3H、15N既能标记蛋白质,又能标记DNA;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模板是T2噬菌体的DNA,而原料都是由细菌提供的.
解答 解:AB、由于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不能检测到3H、15N、35S,AB错误;
CD、由于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检测到3H、15N,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和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不相同 | |
B. | 若甲是色盲患者(XbY),乙正常,则乙可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 |
C. | 若甲的第三号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AA,乙的第三号染色体的相对应位置上是Aa,则a基因可能由突变产生 | |
D. | 若甲和乙的父母正常,甲患白化病,乙正常,则乙是纯合体的概率为$\frac{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识别并作用于相应靶细胞 | B. | 小鼠和人细胞融合为杂交细胞 | ||
C. | 台盼蓝不能对活细胞进行染色 | D.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液颜色越来越浅 | |
B. | 苏丹Ⅲ染液能够将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染成红色 | |
C. | 在白光和三棱镜之间放置绿叶的色素提取液,色谱中绿光明显变弱 | |
D. | 苹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后需要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种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需要添加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 |
B. | 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源的物质一定不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 |
C. | 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先调节pH,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 |
D. | 增加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能够提高微生物菌落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链和d链中的$\frac{(A+T)}{(G+C)}$比值相同 | B. | b链和c链中的$\frac{(A+T)}{(G+C)}$比值相同 | ||
C. | b链和c链中的$\frac{(A+G)}{(T+C)}$比值相同 | D. | a链与c链中的$\frac{(A+G)}{(T+C)}$比值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细胞含有AAaaBBbb这八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
B. | 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ttGGgg,则此细胞不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 |
C. | 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分裂的变化 | |
D. | A染色体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清晨的草地 | B. | 下午的草地 | C. | 清晨的树林 | D. | 下午的树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