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家系遗传系谱图,方块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性,黑色代表隐性遗传病患者,白色代表正常或携带者。正确的是
[ ]
A.家系④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家系②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这种病的携带者
C.家系④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为3/4
D.除②以外,均不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产前诊断是优生学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进行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并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下图甲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图乙是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获取的胎儿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过程中,需配制培养基(液)。合成培养基(液)中除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往往还需添加一定量的 ,以保证细胞正常的分裂和生长。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还需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 。若需检测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最好选用 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别。
(2)某次羊水检查中发现一男性胎儿(上图乙中的III-10)表现正常,但调查却发现其姐姐(上图乙中的III-9)患有某种遗传病(用A、a表示)。请根据图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②若III-7与III-9婚配,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
③若Ⅱ5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医生将该家系中部分成员A、a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处理,经电泳分离后结果如下图所示。由电泳图谱分析可知,该胎儿是否患该种遗传病?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如下图一所示,图二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O”代表牙齿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图一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4)请根据图二统计的情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利用右边提供的图例绘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高三第一学段模块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是正常的几率是1/8
B. 丙图有可能是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或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
C. 家系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D. 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7分)产前诊断是优生学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进行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并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下图甲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图乙是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获取的胎儿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过程中,需配制培养基(液)。合成培养基(液)中除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往往还需添加一定量的 ,以保证细胞正常的分裂和生长。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还需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 。若需检测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最好选用 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别。
(2)某次羊水检查中发现一男性胎儿(上图乙中的III-10)表现正常,但调查却发现其姐姐(上图乙中的III-9)患有某种遗传病(用A、a表示)。请根据图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②若III-7与III-9婚配,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
③若Ⅱ5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医生将该家系中部分成员A、a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处理,经电泳分离后结果如下图所示。由电泳图谱分析可知,该胎儿是否患该种遗传病?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