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若干个氨基酸共含有370个氨基和400个羧基,全部合成多肽,则( )
A.若形成2条肽链,则这2条肽链至少含2个氨基和32个羧基
B.若形成2个环肽,则这2个环状多肽中一定不含氨基,但还有30个羧基
C.若形成1条肽链和1个环肽,则合成过程中至少脱去369分子水
D.氨基酸的数目至少为370个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代谢中发生的气体转移情况。乙图表示密闭环境中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b过程中的气体参与线粒体完成生理活动过程的第 阶段,a过程中的气体参与叶绿体完成生理活动过程的 阶段,在 内完成。
(2)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在M点时,对应甲图具有 过程(用字母表示),此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
(3)乙图中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的变化速率大,其主要原因是 。
(4)冬季,密封的温室内容易因 CO2缺乏而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生产中经常用施加农家肥的方法来增加温室内CO2的含量,原理是 。
(5)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转动转换器
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③①② B.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最初电子供体和最初电子受体分别是水和NADP+
B.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吸收光能后被激发并得到电子
C.NADPH和ATP的形成都发生在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D.NADPH在暗反应过程中,只能作还原剂,不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没有核膜包被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
A.乳酸杆菌和蓝藻 B.肺炎双球菌与艾滋病病毒
C.酵母菌与烟草花叶病毒 D.蓝藻与衣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文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糖类是遗传物质 D.R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文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下列遗传病中,由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是( )
A.21三体综合症 B.白化病
C.猫叫综合症 D.红绿色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发现,离体的叶绿体中加入“氢接受者”,比如二氯酚吲哚酚(DCPIP),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蓝色氧化状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研究者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
溶液种类 | A试管 | B试管 | C试管 | D试管 |
叶绿体悬浮液 | 1mL | _ | 1mL | _ |
DCPIP | 0.5mL | 0.5mL | 0.5mL | 0.5mL |
0.5mol/L蔗糖溶液 | 4mL | 5mL | 4mL | 5mL |
光照条件 | 光照 | 光照 | 黑暗 | 黑暗 |
上层液体颜色 | 无色 | 蓝色 | 蓝色 | 蓝色 |
(1)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 ,这些氢在暗反应的 过程中被消耗。
(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A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A与C试管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 ,B和D试管是为了说明DCPIP 。
(4)实验结束后A试管中叶绿体 (填“有”或“没有”)(CH2O)的产生,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