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I、n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碳元素转移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水稻的Ⅱ过程
B.鱼的数量增加不一定降低水稻产量
C. 丁中的大部分生物可促进乙的I过程
D.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中a = b + 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生命活动
C.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产生ATP和[H]
D.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6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 )
A.核糖、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废弃农田,经过若干年后演变为树林。下列图表是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密度和部分生物种间关系调查的结果。
(1)图Ⅰ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群数量相对值,根据演替的类型,该演替属于 演替。请分析:导致图中乙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第3阶段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原因分别是 和 。
(2)图2表示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表中所示物种的种间关系主要是 ,其中 之间的这种关系最为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b过程表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在自然状态下,物种1和物种2相互交配可能产生不育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酶是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②H2O2酶可为H2O2供能,从而降低H2O2分解反应所需活化能 ③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④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⑤酶的水解产物中可能含有糖类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醋酸菌突变体中与耐酸有关的ALDH基因导入优良醋酸菌中,选育出高发酵速率、 耐酸的醋酸菌,用于果醋生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含有ALDH基因的DNA与质粒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通过 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为获得耐酸的醋酸菌,用 法接种于含高浓度醋酸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将筛选纯化的菌种用
的方法长期保存。
(2)下图表示温度、乙醇浓度对该醋酸菌产酸量的影响。
①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变为 ,再将其转变为醋酸。
②研究不同酒精浓度下的最高产酸量时,最好把温度控制为 ℃,如温度过高,醋酸菌代谢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 。
③酒精发酵后通过出料口检测酒精浓度,将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调节到 左右才接种醋酸菌,较高的酒精浓度会使产酸量下降,不适宜接种,原因是 。
(3)为检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数量,将1mL发酵液稀释100倍后,分别取0.1mL稀释菌液均匀 涂布在4个平板上;经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4、139、140、141,据此可得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 个/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