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3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 160只B. 220只C. 320只D. 440只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图中序号):
(1)图中囊泡X由[ ]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 ]_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___________系统。
(2)在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为之提供___________。囊泡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___________。
(4)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这一过程的交通枢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如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化合物名称为______________,它是由多个氨基酸失去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作______________。
(2)若图2为脱氧核苷酸链,则从碱基组成上看,还应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画出来的有______________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CAR-T 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通过改造人体自身的免疫 T 细胞,实现对癌细胞精确化、个体化的治疗。下图是该疗法的原理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疗法的第一步需要从患者机体采血,分离出 T 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 (仪器)中保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添加糖、氨基酸等必要的营养成分外,往往还添加动物血清,原因是 _________。
(2)然后,在体外利用一种树突状细胞(可以呈递癌细胞抗原的一种吞噬细胞),将 T 细胞激活,使其增殖并分化为________ 。
(3)理论上,构建的基因组文库中含有生物的 ______基因。在体外利用 DNA 重组技术,将编码癌细胞抗原受体(AR)的基因插入到某种病毒的 DNA 中,使病毒作为 AR 的____________,在感染激活的 T 细胞时,将 AR 基因整合到 T 细胞的_____ 中。
(4)T 细胞表面嵌合了 AR,就成为 CAR-T 细胞,通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检测AR 基因是否在 T 细胞中转录成功。CAR-T 再经过必要的质量检测,回输至患者体内,该方法采用的是自身 T 细胞,而不用异体 T 细胞,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产生促进小球藻生长的物质,也能分解小球藻产生的自身抑制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X1、X2、X3)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以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油脂积累有利的共生菌。图1、2表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A1A3代表等量小球藻分别与细菌X1X3的混合培养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藻菌共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__________等环境条件。此过程中,小球藻可为细菌的生长、增殖提供__________。
(2)图1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计数时取小球藻培养液并稀释4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中方格面积:1/25mm2)进行计数,得到平均每个中方格中小球藻数量为25个。已知每个小球藻细胞干重约10-12g,则每升样品液中小球藻干重为__________g。
(4)根据实验结果,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最佳共生菌。在利用这种菌种进行连续生产时,某同学认为藻密度应控制在培养至第6天时对应的藻密度,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能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能源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合成④时有水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家族成员中患甲(A/a)、乙(B/b)两种遗传病的情况。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9/100,I-4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A、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B.Ⅲ-1的致病基因可能不来源于Ⅰ-1和Ⅱ-2,Ⅱ-5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3
C.若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则Ⅱ-2和Ⅱ-3生一个不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3/19
D.若Ⅲ-1的基因型为AaXBY,Ⅳ-1是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双翅目幼虫和银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B.黑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四、五营养级
C.若大量捕捞黑鱼,则会导致两种幼虫数量增加
D.若水体被重金属污染,则黑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 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 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