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A和a、D和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A和a、C和c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C和c、D和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构建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②利用 PCR 技术来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
④利用 DNA 合成仪合成目的基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在此反射弧中,神经元的某部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在HPG轴中,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_______,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雄激素分泌过多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此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是________.
(3)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蚕是二倍体生物,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叶量低,蚕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蚕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
(2)从性染色体的组成分析,雌蚕能产生卵细胞的类型共有哪几种? __________。
(3)家蚕的个体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时期。这样的个体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___。
(4)在众多皮肤正常的家蚕幼虫中,出现了一个皮肤透明个体。该个体的出现可能是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差错,产生了__________引起的。
(5)家蚕幼虫的皮肤正常(R)对皮肤透明(r)为显性,该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欲利用该性状在幼虫期鉴别出雄蚕,其亲本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试写出该实验过程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定向提取生物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及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等于2×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需要的CO2来源是_________。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推测,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转基因水稻中,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3)据图分析判断,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中,_________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照环境中,依据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 若图②所示为在1mL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草履虫,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
C. 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池塘捕捞,捕捞后应在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