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桑”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模式图中“→池塘”的箭头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中所示,鱼A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_____________。
(5)在生态农场中,把蚕的排泄物经处理后作为农作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增产,请从光合原理解释农作物增产的原因,_____________。
(6)调查发现,该池塘内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甲、乙、丙在池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如上表所示。其中最可能是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7)甲、乙、丙在生态学上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植物(桑)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正确 这一箭头表示池塘中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分解者
(4)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蚕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6)甲
(7)否 甲乙丙中缺少微生物(分解者)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的“→桑”表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模式图中“→池塘”的箭头是正确的,因为池塘中也有能固定太阳能的植物。
(3)由图可知鱼A的利用的是蚕的粪便,属于利用的是动物的排遗物,所以属于分解者。
(4)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中的分解为无机物,并且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即蚕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6)由数据分析可知物种甲在水深较浅的地方分布较多,而深水区基本没有,物种乙和丙在水深区域也有分布,最可能是生产者的是甲,因为水深太深光照弱甚至无。
(7)因为甲、乙丙存在捕食关系,但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甲、乙丙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中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那么这种性状的遗传特点是( )
A. 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B. 男女发病率相当
C. 表现为全男遗传
D. 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为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其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见图),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数是( )
A. 4 B. 3 C. 2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一U一U一C一G一A一U一G一A一C…(40个碱基)…一C一U一C一U一A一G一A一U一C一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含肽键个数为( )
A. 20个 B. 15个 C. 16个 D. 1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 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 DNA分子携带大量遗传信息,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 糖原分子中贮存大量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只有c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B.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
C.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能合成e激素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D.初级精母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 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 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 ②代表染色体
D. Ⅰ~Ⅳ中的DNA数量比是2∶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