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ous肉瘤病毒属于致癌因子
B.神经递质的释放消耗能量
C.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临河区巴彦淖尔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H]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
B.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
C.①→②合成的(CH2O)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临河区巴彦淖尔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C.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
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临河区巴彦淖尔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逆浓度梯度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性状 | 表现型 | 2004届 | 2005届 | 2006届 | 2007届 |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
色觉 | 正常 | 404 | 398 | 524 | 432 | 436 | 328 | 402 | 298 |
红绿色盲 | 8 | 0 | 13 | 1 | 6 | 0 | 12 | 0 | |
(1)第1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 特点.
(2)第2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传递规律,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为红绿色盲,但其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 →男生本人。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Ⅲ10)患有红绿色盲,其姐姐患有自化病,经调査其家族系谱图如下:
①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②若Ⅲ7为肤色正常的纯合子,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结婚,应建议生 (男或女)孩为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A.9/16 B.3/4 C.6/7 D.9/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物质的量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H]少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复习班上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