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是
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制作装片
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染液均可使染色体着色
D.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为探究基因A/a与基因B/b的位置,某同学用纯合的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色小鼠,F1自由交配,获得F2,可以预测以下结果:
①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②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若通过实验证明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代黑鼠的基因型为 ,F2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3)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已知该黄色小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欲探究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A还是基因B发生了突变,设计杂交实验如下:让黄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F1中既有黄色小鼠又有灰色小鼠,选取F1中 小鼠随机交配得F2。若 ,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若 ,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儿子都患病,女儿都正常
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育种方法中能改变基因分子结构的是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如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是 。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B.糖类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
D.用橡皮泥做的细胞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