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宁夏孔德学区高二上月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滤纸条色素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位置为叶绿素a
B.若用衰老的黄叶,则c、d显现不明显
C.c位置色素溶解度最大
D.若滤液细线接触层析液,则4条色素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阶段测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大肠杆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内质网中可进行脂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a2+可以促进过程①,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C.过程①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D.过程③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Y中O2进入肌细胞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进入X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
D.X、Y、Z的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短期记忆不断的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期的记忆
B.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外界信息输入会形成瞬时记忆
C.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各种感官,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
D.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生物11月30日同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14N/14N) | 仅为重带(15N/15N) | 仅为中带(15N/14N) | 1/2轻带(14N/14N) 1/2中带(15N/14N) |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 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 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 组和第 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
(3)分析讨论:
①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 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有关指标对应的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有关指标a和b分别表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B. 图甲中曲线对应时期,细胞内正进行DNA的复制
C. 图乙中曲线对应时期,不一定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
D.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图示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