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稳定不变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因此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不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A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但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的伤害
D.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吞噬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外膜与粗面内质网相通,有利于核、质进行物质交换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等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T淋巴细胞成熟于(  )
A.胸腺B.骨髓C.脊髓D.脾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E、G、H都是生物大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糖原,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是淀粉.
(2)F是指脂肪,它是由B(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固醇中能够构成动物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有胆固醇.
(3)G是蛋白质.
(4)D是指核苷酸,生物体内的H分为DNA和RNA两大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
D.2与Ⅲ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保证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可以在相应的细胞器基质中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B细胞能分泌某种抗体,该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依次经过哪些膜结构分泌到细胞外④→③→①→⑤(请用数字和→表示).
(3)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A细胞的细胞壁去除,然后与B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流性).
(4)C细胞与A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C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填色素的名称),其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5)假如A为洋葱表皮细胞,若将其浸入l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①②③有关
B.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C.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
D.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