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小时,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小时,将处理的圆柱体放回原来的孔,结果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原因是(  )
A.P 吸水膨胀,Q失水萎缩B.P失水萎缩,Q吸水膨胀
C.P吸水膨胀,Q水分平衡D.P水分平衡,Q吸水膨胀

分析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

解答 解:用打孔器从马铃薯中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由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吸水导致P的体积增大,则P不能放回原来的位置了;
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所以Q可以放回原来的位置中去.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研究其合适的使用方法一直是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如表为来自某医院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并回答:
病例(人)年龄范围(岁)给药方法使用剂量给药次数不良反应(如血压过高)死亡(人)
3115-68静脉注射常规剂量1次5
3614-72静脉注射稀释剂量2-3次0
(1)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依据表中数据显示,为增加抢救该病有效性,在对患者用药时应注意采取使用稀释剂量,增加给药次数措施.
(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主要与胰高血糖素协同升高血糖,与甲状腺激素协同升高体温,从而共同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
(3)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的肾上腺素,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实现(负)反馈调节.
(4)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  )
A.“黑农五号”大豆B.转基因抗虫棉C.太空椒D.中国荷斯坦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如图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所有细胞器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细胞内
B.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必须由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常用健那绿染色
D.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每条染色体上含1个或2个DNA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染色体数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强光照条件下可以消耗一定量的O2并产生CO2,这称为植物细胞的“光呼吸”.实验小组将某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恒温玻璃小室中,实验从黑暗环境开始,每隔60min依次增强光照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室内CO2浓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光反应阶段会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2)该实验中,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如图曲线中的a~b段,温室内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太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3)如图曲线中的b~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曲线中的c~d段,该植物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变异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技术和运用方面的有关问题:
(1)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的原理.通常,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因为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这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选择性条件下,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好取胡萝卜根有形成层 的部位,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等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出试管苗.
(3)在“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中,运用的工程技术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项研究其最大的突破是克服了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目前植物细胞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方面有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在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面有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