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___________。图中过程与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相比,该过程不需要___________酶,是在____(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_____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标记的______与提取出的____做分子杂交。

【答案】PCR扩增技术 解旋酶 Taq 标记 限制酶 连接酶 农杆菌转化法 目的基因 mRNA

【解析】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获取)

①从自然界中己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如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
获得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可采取直接分离,获取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一般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③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原理:DNA双链复制

2、制备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重组DNA分子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标记基因。

②方法: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把两者连接。

3、转化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①转化的概念:是且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衣达的过程。 ②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技术(花粉管通道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休细胞多为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Ca2+处理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①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

③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

④进行个休生物学鉴定。

图甲是PCR扩增技术,图中①表示高温变性;②表示低温复性;③表示中温延伸。图乙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A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对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进行选择培养;C表示脱分化过程;D表示再分化;E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PCR扩增技术获取的。图中①过程与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相比,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而是通过加热的方法让氢键断裂的,③是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常作为标记基因,利用该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筛选,即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图中采用了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与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出的mRNA做分子杂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SRY,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如图为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丙和丁的行为通常都趋向于男性

B. 丙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甲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C. 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甲在产生配子时减I异常导致的

D. 理论上丁可产生的正常配子约占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燕麦胚芽鞘完成图中甲、乙两个实验,推测甲、乙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为

A.向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

C.直立生长、直立生长

D.向光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通过大肠杆菌制造丙烷的新技术。科研人员要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计数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配制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进行形态学鉴定。在5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5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1961646566,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个。

3)图2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不能将第⑤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

c.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d.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将生理状态等一致的小球藻,分别放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培养,并用适宜的光照分别照射1 h15 h,测得小球藻氧气释放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在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是在能量转化是在_________(场所)产生的。释放氧气的过程中伴随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

2)当NaHCO3的浓度超过400%时,该植物氧气的释放量快速降低,原因是_________

3)若用14C标记的NaHCO3做实验,追踪检测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放射性,请用箭头和文字的方式简述碳原子的转移途径:_________。结合以上实验,利用NaHCO3培养的小球藻为素材,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而非二氧化碳(简要写出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肝细胞,则处的血糖浓度可能低于

B. 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⑤

D. ③④⑤中的成分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A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ABC表示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字母D代表大气中CO2,其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B.CO2A的光合作用吸收转变成体内有机物质

C.碳从生物群落返回大气是指“ABC”→D

D.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时,A→DD→A的速率基本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一般营养级较高、个体体型较大

B.依据曲线b,人工养殖鲫鱼时种群密度中等较为适宜

C.种群密度超过d时存活率下降与种內斗争加剧有关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种内斗争最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池塘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摄食能力,可控制池塘中藻类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潘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0C4组);向桶中加同意大型溞,密度依次为0/L5/L15/L25/L50/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

①实验水样可看作微型__________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透明桶置于适宜光照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图1曲线发现:第4-7天,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的变化特点_________

2)研究者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据此分析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2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表明;饲养大型溞可用于___________,但需考虑大型溞的投放_________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