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面是某物质的结构式:

(1)方框①表示的是氨基,该物质中共有2个①所示的基团.方框③表示的是羧基.该物质中共有2个③所示的基团.
(2)方框②表示的是肽键.形成②的方式是脱水缩合.
(3)该物质是由3个肽键,叫四肽.结构式中的④、⑤、⑥、⑦(填序号)是各氨基酸的R基.
(4)已知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为477,那么该物质的分子量是423.

分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分析题图:题图是某物质的结构式,其中①是氨基,②是肽键,③是羧基,④、⑤、⑥、⑦均为R基.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知,方框①表示的是氨基,题图中的⑦处还有一个氨基,该物质中的氨基共有1+1=2个氨基;方框③表示的是羧基,题图中的⑥处还有一个羧基,该物质中的羧基共有1+1=2个.
(2)方框②的结构式是-CO-NH-,是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肽键.
(3)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观察题图可知该物质分子中含有3个肽键,是由四个氨基酸形成的四肽;题图中的④、⑤、⑥、⑦是各氨基酸的R基.
(4)该物质分子中含有3个肽键,在由氨基酸形成该物质分子的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是3个,若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为477,那么该物质的分子量=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失水数×18=477-3×18=423.
故答案为:
(1)氨基    2    羧基     2
(2)肽键     脱水缩合
(3)3    ④、⑤、⑥、⑦
(4)423

点评 本题结合某物质的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20℃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如果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b点将右移
C.ab段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光照强度
D.其他条件不变,随着环境温度不断升高,c、d点位置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研究.请分析并做出回答:
(1)取生长旺盛的植物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叶片.某同学为了使小叶片能沉降在试管的水底,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小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气体后,然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叶叶片的气体逸出.将上述处理过小叶片分别置于4只试管中,按图1所示进行处理:在处理四支试管中,最先出现叶片浮起的是C,原因是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于细胞间隙中,使叶片浮起.
(2)图2为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是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的.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
若采用一台精密酸度计作为CO2分析仪,进行叶室内CO2含量分析,则随着照在叶室上的光照强度的增强(适宜范围内),仪表的pH变化逐渐升高.若用该装置只测定叶片的细胞呼吸时,对装置的处理是对叶室进行不透光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广
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不同基因艰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因此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④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⑤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⑥物种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A.②③⑤B.②⑥C.②⑤⑥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此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人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2),则亲本的基因组成(  )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四种  9:3:3:1B.两种13:3C.三种  10:3:3D.三种 12: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血浆中的水直接来自于(  )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
C.组织液、淋巴D.组织液、淋巴、消化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