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2?海淀区模拟)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依靠科技进步.下列关于保护生存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利用沉淀反应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B.垃圾焚烧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不会带来任何新的污染

C.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途径

D.可通过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沉淀反应的原理分析A.根据垃圾焚烧的影响分析B.根据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途径分析C.根据治理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的途径分析D.

【解析】
A、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使之与废水中的某些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废水中有很多种离子都可以采用以上的原理从水中沉淀去除.工业废水中常见危害性大重金属:如 Hg、Zn、Cd、Pb、Cu 等离子和某些非金属(如 As、F 等)都可以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故A对.

B、将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垃圾能减量化,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然而,垃圾焚烧后只是把部分污染物由固态转化成气态,其重量和总体积不仅未缩小,还会增加.焚烧炉尾气中排放的上百种主要污染物,组成极其复杂,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尤其是二恶英类污染物,属于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即使很微量也能在体内长期蓄积,它对人体的作用至今无法规定 出作用阈值.焚烧灰烬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更多、更难处理.故B错.

C、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四种:即,填埋、焚烧、回收利用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故C对.

D、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可通过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等措施.故D对.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宁城县模拟)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有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7.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岳阳一模)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

D.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7.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泰安一模)如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

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6.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湖南一模)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 )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6.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湖南模拟)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靠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的是( )

A.人均耕地减少 B.太阳风暴 C.燃料需求增加 D.人均淡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海淀区模拟)地表水体污染有两种,即有机型污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一般是变绿.据分析,这与其中的生物类型有关,生活在前、后两个环境中的生物类型依次是( )

A.光能自养生物、异养厌氧生物 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C.化能自养生物、异养需氧生物 D.异养需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3.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雅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

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拜尔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