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类在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人体细胞内(特别是吞噬细胞--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并繁殖的病原菌.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感染者的免疫力可能下降
B.病愈者血清中检测到的抗体本质是蛋白质
C.“退伍军人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D.“退伍军人杆菌”细胞中含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

分析 1、阅读题干可知,“退伍军人杆菌”主要在吞噬细胞内进行繁殖,因此会破坏人体的吞噬细胞,由于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感染该病原体的人的免疫功能会下降;
2、“退伍军人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生物的特点.

解答 解;A、由题意知,“退伍军人杆菌”感染吞噬细胞,因此感染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可能下降,A正确;
B、病愈者血清中检测到的抗体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
C、“退伍军人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C正确;
D、“退伍军人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因此含有核苷酸是8种,碱基5种,五碳糖是2种,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原核细胞的结构、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生物中核酸种类、核苷酸种类和碱基种类;明确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功能,以及该病原体的清除需要借助于特异性免疫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生长素与子房发育成果实有关
C.幼嫩的细胞比老一些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D.植物的茎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细胞分裂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病菌的抗药性是在药物诱导下产生的
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玉米成熟时的植株高度由多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除了水肥等环境因素以外,在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植株高度主要与等位基因的数量有关,与种类无关.显性基因的数量越多,植株越高.两株显性基因均不同、高度分别为54和66(单位:英寸,下同)的玉米纯合子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平均高度约为60,统计结果显示F2中,最矮的株高为36,最高的为84,且大约每256株中有1株最矮的和1株最高的.已知上述株高差异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玉米株高的多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该定律的条件是控制株高的多对等位基因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F1的株高约为60英寸.F2的株高类型有9种,株高约为60英寸的植株数量最多.
(3)生产上需种植整齐、中等株高的玉米品种,若从F2中选择植株做亲本制作生产用杂交种,宜选择株高为36和84作亲本,理由是株高为36英寸的玉米均为隐性纯合子,株高为84英寸的玉米控制株高的基因均为显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为含有4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株高均为60英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在F2中重组性状的个体占(  )
A.$\frac{3}{8}$B.$\frac{5}{8}$C.$\frac{1}{8}$D.$\frac{3}{8}$或$\frac{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对色觉正常夫妻,生了一个色盲儿子,问他们再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  )
A.0B.$\frac{1}{2}$C.$\frac{1}{4}$D.$\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回答下列有关玉米田生态系统的问题:

(1)玉米田土壤中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玉米螟是一种玉米害虫,其幼虫啃食玉米也、茎杆、花序等,防治不利会造成严重减产,如图是玉米田中能量流经玉米螟的示意图.图中A,B分别代表玉米螟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年内玉米螟获得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4.19×104kJ.
(3)耕葵粉蚧是生活在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根部的另一种害虫,其幼虫群集于玉米的幼苗根节或叶鞘基部外侧周围吸食汁液,使根发黑腐烂,耕葵粉蚧与薏米的种间关系是寄生,为防治耕葵粉蚧,引入天敌甲后,其泛滥成灾,原因是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天敌甲种群呈J型增长,专家改进了防治措施,建议:①及时中耕松土,清除禾本科杂草,以降低环境容纳量(K值);②可与大豆间作,以增加玉米田中物种丰富度,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防止虫害爆发.
(4)玉米田收割后,耕地未作任何处理而发生了演替,这种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传统农业把玉米秸秆做燃料,现代农业将玉米秸秆做成饲料或投入沼气池,请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后者的优点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研究小家鼠的毛色与尾形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黄毛弯曲尾、灰毛弯曲尾、灰毛正常尾三个品系的小家鼠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毛色和尾形分别用B(b)和D(d)表示,其中至少一对基因位于X上],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一中亲本无论正交、反交,F1的弯曲尾和正常尾个体中,雌雄比例接近1:1,说明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毛色和尾形的2对基因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二亲本中黄毛弯曲尾和灰毛正常尾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DdXbY、ddXBXB
(2)研究者在解释以上尾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弯曲尾基因具有致死效应,致死的基因型为DD.正常情况下,弯曲尾小家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分别含有0、2个D基因.
(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尾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黄毛弯曲尾品系和灰毛弯曲尾品系中,在弯曲尾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a),该基因纯合致死.
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a基因的存在能(填“能”或“不能”)解释F2弯曲尾和正常尾的数量比.
②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者又提出,黄毛弯曲尾品系和灰毛弯曲尾品系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a1和a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a1a1和a2a2致死,a1a2不致死.a1和a2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等位基因,理由是a1a2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③若以上假设成立,则黄毛弯曲尾品系和灰毛弯曲尾品系杂交,后代弯曲尾与正常尾的比例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二).而植物常见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所示.请据图回答:

(1)白天,影响芦荟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2)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NADPH.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源有苹果酸经脱羧(或分解)作用释放和细胞呼吸产生.
(3)在上午10:00点时,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C3含量的变化和常见植物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基本不变、下降.
(4)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原生活环境的特点是炎热干旱.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