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设计实验,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是发生在接触噬菌体之前还是之后。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回答问题。实验方法步骤如图所示:

注:每个培养皿中接入的菌液均为0.2 mL

(1)培养皿中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2)实验分析:

①在培养基中加噬菌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加伊红-美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因此,在培养基中还加入了一些相应的物质,其中________是大肠杆菌生长的碳源;________是氮源。

③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④该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前

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后

你认为图中的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个假设:________,如果另一个假设成立的话,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⑤在这个实验设计中,研究者是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的差异来推断________,从而证明了假设的成立。请你分析出现A4和A5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2)①选择具有抗噬菌体突变的大肠杆菌(1分);便于识别(鉴别)大肠杆菌的菌落(1分) ②异养型(1分);乳糖、蛋白胨(1分,答全给分) 蛋白胨(1分) ③寄生(1分) ④支持假设一(2分) A、B两组所有的培养皿中菌落数没有显著差异(2分) ⑤抗噬菌体变异发生时刻的差异(2分) A5号小试管菌液中比A4号小试管菌液中发生抗噬菌体突变的时间早(2分)(A5号小试管菌液中比A4号小试管菌液中发生抗噬菌体突变的大肠杆菌菌株数多;由大试管分装5号小试管菌液中比4号小试管菌液中具有的抗噬菌体突变的大肠杆菌菌株数多等答案也合理,但突变时间是最主要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7年南通市高三基础调研考试、生物(新人教) 题型:022

大肠杆菌是位于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多种作用。请回答:

(1)

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

(2)

下表是用于实验的培养基成分:

①依成分划分,属__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________培养基。

②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

③加入伊红一美蓝的目的是________

(3)

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设计实验,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是发生在接触噬菌体之前还是之后。实验过程如下图。

①在培养基中加入噬菌体的目的是________

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③结果表明实验假设成立,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

④请你分析出现A4和A5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生物 模拟试题 题型:022

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设计实验,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是发生在接触噬菌体之前还是之后。实验过程如下图。

(1)

该实验第四步中使用的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说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

在培养基中时培养噬菌体时加入大肠杆菌的原因是________

(3)

图中各培养皿,含抗噬菌体的大肠杆菌数最多的是________

(4)

结果表明实验假设成立,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

(5)

请分析出现A4和A5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设计实验,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是发生在接触噬菌体之前还是之后。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如下图所示:

(1)在培养基中加噬菌体的作用是________;加伊红与美蓝的目的是________。

(2)由于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因此,在培养基中还加入了一些相应的物质,其中________是大肠杆菌生长的主要碳源,________是氮源。

(3)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4)该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前;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后。

你认为图中的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个假设________,如果另一个假设成立的话,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5)在这个实验设计中,研究者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的差异推断                从而证明假设的成立。请你分析出现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90年,曾有科学家给矮牵牛花插入一种催生红色素的基因,希望能够让花朵更鲜艳。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矮牵牛花完全褪色,花瓣变成了白色!科学界对此感到极度困惑。类似的谜团,直到获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RNA干扰机制才得到科学的解释。

 (1)矮牵牛花RNA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

(2)RNAi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最终遗传信息不能表达出来。

(3)法尔和梅洛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RNA作用不可小视,它可以使特定基因开启、关闭、更活跃或更不活跃,从而影响生物的体型和发育等。科学家取出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入蛙的去核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发育为蛙。该实验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