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 |
B.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C. |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 |
D. | 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 |
分析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DNA遇甲基绿染液呈现绿色,RNA遇吡罗红染液呈现红色,因此可以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呈砖红色,因此应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4、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特有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答 解: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该调节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然后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物镜,A错误;
B、DNA遇甲基绿染液呈现绿色,RNA遇吡罗红染液呈现红色,因此可以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正确;
C、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无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还原糖的检测方法,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 |
B. | 除病毒以外,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 |
C. | 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 |
D. | 精子变形时,线粒体变为精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变形为尾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从如图中光合作用强度与CO2含量关系可知,CO2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 | |
B. | ![]() 从如图中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与氧浓度关系可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的因素之一 | |
C. | ![]() 从如图中日照长度与植物开花前的时间关系可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B种植物提前开花 | |
D. | ![]() 从如图中生长素浓度对植物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可知,A~B段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基因中可能含有S元素 | |
B. | 该基因中碱基$\frac{C+G}{A+T}$的值为3:2 | |
C.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②部位 | |
D. |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2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 | |
B. |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
C. | 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蜥蜴断尾再生都是细胞分化的实例 | |
D. |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1>H2,t1=t2 | B. | H1=H2,t1>t2 | C. | H1=H2,t1<t2 | D. | H1<H22,t1=t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高三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常见的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请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及产品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利用了代谢类型为 的醋酸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 。
(2)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加盐的作用是 。(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 。在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斯泰茨、约纳什因,曾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磷元素
C. 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 D. 核糖体是细胞内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