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如图所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的甲和基因型为
的乙个体杂交,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能产生5种配子
B.杂交后代有8种基因型
C.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的比例为9/16
D.后代中基因型为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个茄子品种,一个为抗病红色果肉(RRVV),一个为易染病黄色果肉(rrvv)[抗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红果肉(V)对黄果肉(v)为显性]。若希望培育出5株真实遗传的抗病黄色果肉(RRvv)茄子品种,则至少需要有多少株可供选择( )
A.10
B.20
C.40
D.80
E.1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玉米籽粒萌发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水浴锅 ⑤显微镜
(2)玉米萌发过程中胚乳的淀粉因被分解而逐渐减少。将不同萌发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并比较,发现不同萌发阶段的玉米籽粒胚乳呈蓝色块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玉米籽粒萌发过程胚乳中淀粉的逐渐减少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做以下分析: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
第二步:将上述4支试管同时置于40℃条件下30min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记录4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实验分析:试管3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的提取液;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北欧鲫鱼在正常情况下的能量代谢过程与绝大多数动物一样,但在寒冷、缺氧的环境中,有其特异的代谢途径(如下图中的①→②→⑤→⑥),使之能在冬季冰冻的小池塘里生活数月之久(酒精在—80℃的状态下不会凝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入冬之前,北欧鲫鱼体内会合成较多的脂肪,脂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欧鲫鱼肌细胞中④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冷、缺氧环境下,北欧鲫鱼经过其特异的代谢途径①→②→⑤→⑥产生的酒精随血液流入鳃,再扩散到周围水环境中,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寒冷、缺氧环境下北欧鲫鱼除了具有特异的代谢途径外,鱼脑组织血流量也会增加,该变化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该异物可能在
A. 反光镜上 B. 装片上 C. 目镜上 D. 物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 两图中分别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 的量减少
C. 图二中gh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i点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上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株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的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级别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
甲 | 红二×黄多 | 红二 |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
红多×黄二 | 红二 |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 |
乙 | 圆单×长复 | 圆单 |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
圆复×长单 | 圆单 |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依据是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是独立遗传的,依据是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__________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块淀粉—琼脂块上的五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浸淀粉一琼脂块,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淀粉圆点 | 实验处置方法 |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
A |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 蓝黑色 |
B |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 蓝黑色 |
C | 只有新鲜唾液 | 红棕色 |
D | 接种面包霉 | 红棕色 |
E | 只有2%的蔗糖酶溶液 | ? |
(1)你对圆点A与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具有一致性,你对这种实验结果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________色,你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