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双链DNA分子中,A=T,C=G,$\frac{(A+G)}{(T+C)}$=1
C.DNA复制时,必须先解旋为两条单链
D.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的分裂同时发生

分析 1、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如图所示:

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解答 解: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双链DNA分子中,A=T,C=G,$\frac{(A+G)}{(T+C)}$=1,B正确;
C、DNA复制的特点之一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的分裂同时发生,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结构是真核细胞特有的是(  )
A.细胞膜B.核糖体C.细胞壁D.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分析人类的下列疾病,其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
①夜盲症 ②白化病 ③血友病 ④脚气病  ⑤肝炎  ⑥苯丙酮尿症.
A.①②B.②③C.①⑤④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这也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在实验中进行杂交时,要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待母本雌蕊成熟后,进行传粉,然后再套袋
C.实验中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全部为高茎,F2中高茎:矮茎为3:1,这样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是正确的
D.通过实验,孟德尔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其精髓是:生物体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
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实验条件叶绿素a
(mg/cm2
叶绿素b
(mg/cm2
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
(mmolCO2/m2•s)
光补偿点(μmol光子/m2•s)光饱和点(μmol光子/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1.8×10-20.4×10-21.9×10-2501350
弱光照,正常供水1.7×10-20.4×10-20.7×10-229540
弱光照,减少供水2.5×10-20.7×10-20.9×10-223650
(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H2O.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有机物).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正常光照、弱光照);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层析液(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丙组的层析结果与甲组相比滤纸上变宽的色素带(从上向下)为第三、四条.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丙组,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b含量较多.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减少供水,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4)某同学想以新鲜的黄瓜幼苗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课题探究温度(C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由六倍体普通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来的个体是三倍体且结的籽粒小使产量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④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③作用于④,不一定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③的释放需要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某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的示意图.甲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时,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BF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D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E点.
(3)图甲中D点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去向进入到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环境,图乙中A点细胞呼吸的氧气来源是外界环境中.
(4)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光照强度逐渐减弱,以致光反应产生的ATP、[H]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的进行,使C5数量减少,影响了CO2的固定.
(5)乙图曲线中DE段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的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2月模块诊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B.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表明已进入人体内环境

C.PM2.5由肺泡穿过5层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并影响其功能

D.PM2.5进入人体细胞的部分途径是血浆→组织液→人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