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溶菌酶消灭细菌的机理是:溶菌酶有“颚”,能够抓住并咬穿细菌的细胞壁,进而消灭细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菌酶和皮肤黏膜均属于第二道防线
B.溶菌酶消灭细菌的过程是非特异性免疫
C.溶菌酶对入侵的细菌不具有识别功能
D.溶菌酶消灭细菌具有特异性

分析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解答 解:A、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皮肤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误;
B、溶菌酶消灭细菌的过程是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
C、溶菌酶对入侵的细菌具有识别功能,C错误;
D、溶菌酶消灭细菌不具有特异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溶菌酶的特点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育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对二倍体采用单倍体育种时,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诱变育种能产生前所未有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新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省略了地理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设计了一个用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验,如图为其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只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B.a是骨髓瘤细胞,②过程表示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
C.③过程如在体外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浆
D.选择B淋巴细胞是因为一种B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摘除犬的胸腺之后,会影响到该犬的(  )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以下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无关
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时,生物体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增加
B.干种子具有活性但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细胞内的结合水少
C.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
D.同一物种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含水量大致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冋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条两个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②处的溶液浓度大于①处的溶液浓度.
(3)丙图中⑦为原生质层,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⑦.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淸水中,它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淸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不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这一观点的事实是(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的 DNA 某些片段的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上述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中.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frac{1}{{2}^{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