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中测得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这一曲线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上升
B、B点光照最强,过了B点光合作用强度就开始下降
C、DE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下降
D、BC段光合强度下降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CO2供给不足所致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2、CO2   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当环境中的CO2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3、温度?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如夏季的“午休”现象.?
5、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分子的组成成分等等.
解答: 解:A、AB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上升,A正确;
B、B点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的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B错误;
C、DE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下降,C正确;
D、BC段光合强度下降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CO2供给不足所致,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植物体内相关的代谢途径,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X、Y可分别代表丙酮酸和三碳分子
B、②过程要消耗还原氢(NADPH),①过程可以产生还原氢(NADH)
C、①、④过程只能发生在线粒体,②、③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
D、①、④过程一定是需氧呼吸,②、③过程一定是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以防止果实脱落
B、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无需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中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说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
 

(2)如果要在曲线bc段对应的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点).
(3)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时,若突然撤去光照(下图中的“↓”表示突然撤去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将是如图中的
 


(4)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变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5)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并给予充足光照时,利用一定仪器测得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据图2回答:

①分析图甲可知,其中的
 
(“实线”或“虚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
 
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③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下列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变化,1ms时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
B、甲图中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则曲线b可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C、乙图可表示HIV病毒侵入人体后T细胞和HIV病毒数量的变化关系
D、据乙图可知,艾滋病患者T细胞减少会导致一切免疫能力都丧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
B、2处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4层膜
C、3和5可以相互转变
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父本母本子一代
第1组一株红花一株红花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2组一株蓝花一株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能否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红花:蓝花=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设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色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所有F2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
 
,则支持假说一;
若F2
 
,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才分离
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赫尔希等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1)如图一表示的细胞为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分化的原因有
 
; 由该细胞参与的免疫为
 
免疫.
(2)其抗体的合成场所是[
 
]
 
,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
 
和[
 
]
 

(3)⑤为
 

(4)上述过程说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
 
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5)图二是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C、D两个过程分别表示:C为
 
,D为
 

(6)在此免疫过程中,C图中的
 
细胞还能通过释放
 
来加强杀伤力.艾滋病病毒(HIV)正是侵染的这种细胞,当这种细胞逐渐消耗殆尽时题(1)的免疫方式会否受到深刻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