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UUC,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4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rac{1}{4}$;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4:1.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frac{16}{8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分析 分析题文: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或基因R、r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
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以判断出基因M转录的模板链为b链,而基因R中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属于碱基对的替换.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1}{4}$,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rac{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frac{1}{9}$MMHH、$\frac{2}{9}$MmHH、$\frac{2}{9}$MMHh、$\frac{4}{9}$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frac{4}{9}$,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frac{1}{9}$,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将F2中的宽叶高茎植株选出进行随机传粉得到F3,F3中出现纯合宽叶高茎植株的概率为$\frac{4}{9}$×$\frac{4}{9}$=$\frac{16}{8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UUC   替换   4   a
(2)$\frac{1}{4}$   4:1   $\frac{16}{8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出模板链;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次日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当天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高温  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出汗.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关系是产热多于散热.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其中高某是因内环境因素中无机盐减少,导致渗透压降低降低而出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区分病毒的核酸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且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
A.分析碱基种类和碱基比率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碱基种类
C.分析碱基种类和核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核糖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高温淀粉酶在应用前,需要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活性相对最高酶所占的百分比.曲线②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
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C.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60~70℃时测得的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为了除去农田中对农作物有害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得到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用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的更快
B.在B期间,蜘蛛的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期间,两个种群之间呈共生关系
D.在引入蜘蛛之前,可用性引诱剂将害虫控制在$\frac{k}{2}$,达到除虫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以下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B.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C.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D.细胞核是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
B.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在捕食链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四个营养级
D.狐既是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还是四级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神经系统中,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2)性腺发育的主要调节过程是图中的内外刺激→A→B→C→E→靶器官(用字母与箭头表示);胰液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内外刺激→A→F→效应器(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3)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能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成都外国语高一下期末考试文科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研究的突破得益于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经鉴定为雄性不育植株,此株水稻性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A.生理变异 B.遗传变异 C.形态变异 D.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