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膜 | B. | 核膜 | C. | 液泡膜 | D. | 核糖体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膜中的磷脂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不起作用 | |
B. |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
C. |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
D. |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⑤ | B. | ②⑥ | C. | ③④ | D. | ②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简化操作过程,可用同一个材料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 |
B. | 两个实验都必须使实验材料保持有水状态 | |
C. | 由于二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高倍镜下不易区分 | |
D. |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分别将叶绿体、线粒体染成绿色和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是唾液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 |
B. |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均能进行有氧呼吸合成ATP | |
C. |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如果温度从100℃降低到37℃,该醉的活性可增强 | |
D. |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单向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 |
B. |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C. | 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 | |
D. | 甲和乙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 |
B. | 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
C. | 该多肽有三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 | |
D. |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