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C.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D.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

分析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而DNA不能经过核孔进出.

解答 解: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
B、人的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则不再合成蛋白质,B错误;
C、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C正确;
D、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红细胞的特点、核孔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知识量较大,但难度不大,重在平时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右侧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b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f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植物茎将弯向右侧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e点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的重要成分以及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
A.脂肪、磷脂B.磷脂、脂肪C.磷脂、糖类D.胆固醇、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美科学家研究发现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出去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膜层数分别是(  )
A.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
B.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3层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运动和枝叶摆动而移动.如图表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斑照射开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由类囊体移至基质的速度加快
B.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速率为零
C.光斑移开后CO2吸收曲线短时间内不下降的原因是叶绿体中还有较为充足的ATP与[H]
D.AB段两曲线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1可知,乙代表的物质是[H]和ATP.
(2)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某强度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2.据图2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低,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
A.磷脂B.胆固醇C.脂肪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基因可以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
C.基因中某个碱基对的替换,不可能导致其决定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发生变化
D.某些化学药剂既能导致基因突变,也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