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表示三种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方法(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2n=24).请据图回答:
A.水稻幼苗$\stackrel{秋水仙素处理}{→}$新品种
B.高秆抗病DDTT×矮秆易染病ddtt→F1$\stackrel{自交}{→}$F2→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病抗病品种
C.高秆抗病DDTT×矮秆易染病ddtt→F1$\stackrel{①}{→}$配子$\stackrel{②}{→}$幼苗$\stackrel{③}{→}$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病抗病品种
(1)A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多倍体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染色体变异.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的体细胞含有48条染色体.
(2)B所示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基因重组.在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反复自交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种的基因型是ddTT.
(3)C所示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Fl产生的配子的过程减数分裂,Fl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4种.过程②获得幼苗的一般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与方法B相比,方法C获得新品种的时间比B方法时间短.③过程中所用药物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数量加倍.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多倍体的多倍体育种;
B方法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C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答 解:(1)A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多倍体的多倍体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的体细胞含有2×24=48 条染色体.
(2)B方法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在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ddT_,让不断自交直到不在发生性状分离,得到纯种基因型是ddTT.
(3)C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FlDdTt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2×2=4种.过程②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过程.与方法B相比,方法C获得新品种的时间比B方法时间短.③过程中所用药物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数量加倍.
故答案为:
(1)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   48
(2)杂交    基因重组    ddTT
(3)单倍体   减数   4     花药离体培养      短       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数量加倍

点评 本题以育种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四川彭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题型:选择题

现代进化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平安第一高级中学高一9月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血红蛋白中的一条肽链有145 个肽键,则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及它们相互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145 个和144 个

B.146 个和145 个

C.145 个和145 个

D.145 个和146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Ⅲ-4(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Ⅱ-4(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Ⅲ-2(填个体编号).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想调查山羊的该形状为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染色体遗传,他可以通过调查显性性状的公羊和隐性性状的母羊杂交后代的情况:若后代雌雄表现型没有差别,则山羊的该形状为常染色体遗传;若后代雌雄表现型差异较大,则山羊的该形状为X染色体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生物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壁的是(  )
A.植物细胞B.细菌C.酵母菌D.疟原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机体缺水时形成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1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兴奋,丙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图2中A测量的电位是静息电位,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K+外流
( 2)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是否能够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并说明原因:不能.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下列甲、乙、丙三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图中A‐G表示结构或细胞,a‐e表示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的B代表胰岛B细胞,A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2)若图甲中的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则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a和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某些异常抗体,如图乙中的抗体1、抗体2,其中因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致病的原因是由于它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 病.
(4)图丙为图甲中C 所代表的甲状腺及相关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可推断其中E 细胞在图示过程中的功能为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若某个体产生针对激素b 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激素b 相同的生理作用,但激素②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则与正常个体相比,该个体的体温会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正常情况下,不属于DNA上的碱基的是(  )
A.尿嘧啶B.胸腺嘧啶C.腺嘌呤D.鸟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