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有些含氮的无机盐可以是生长因子
D、有些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专题:
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有较大差别.
解答: 解:A、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CO2;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NH4HCO3,A错误;
B、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不能提供能量,如硝化细菌利用CO2,B错误;
C、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C错误;
D、无机氮提供能量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如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营养成分,意在强化学生对不同微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识记与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某一人群中,调查得知,隐性性状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排列)(  )
A、0.36   0.48    0.16
B、0.48   0.36    0.16
C、0.16   0.48    0.36
D、0.16   0.36    0.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时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细胞既能分裂,又能分化
C、器官、组织的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在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时确定花粉发育时期可用刚果红染色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对等位基因(用D、d表示)经某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所示).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由此可知(  )
A、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
B、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
C、3号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
2
3
D、4号基因型为DD或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形响,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以下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2)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高.
(3)为了进一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通常需要用
 
来染色,但有些植物的花粉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一铬矾法.
(4)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其中主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弃耕多年的土地有食物链由植物→田鼠→蛇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102千焦/m2/年.
植物                田鼠              蛇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870.7162.0141.0130.521.815.914.5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 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有标记的20只,则该田鼠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蛇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蛇”流动时,从田鼠到蛇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4)田鼠和蛇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9%用于自身的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
(5)蛇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等信息去猎捕,田鼠同样也能够根据蛇的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已知在一个田鼠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那么一年后,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为
 
(从下列ABCD中选择填空)
A、23.7%   B、20%    C、18.2%    D、1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含量
NaNO33g
K2HPO41g
KCl0.5g
MgSO4?7H2O0.5g
FeSO40.01g
(CH2O)30g
H2O1 000mL
青霉素0.1万单位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判断依据是
 

(2)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3)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通常是在温度为
 
℃、气压为
 
kPa的条件下灭菌
 
分钟左右.灭菌完毕后,待压力表中指针指向
 
点、温度降至60℃以下后,取出灭菌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部分介绍如下:去甲肾上腺索(缩写NE或NA),学名书室1-(3,4二羟苯基)一2氨基乙醇(如图),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儿苯酚胺.它主要是由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分泌释放的一种递质,它也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能够抑制胰岛素分泌.请结合资料和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E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其参与的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长
B、静脉注射NE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C、NE属于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
D、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可能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高密度培养小球藻来固定CO2是控制和减少大气中CO2的一种有效途径,某研究小组利用沼液进行了小球藻去除CO2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沼液中丰富的元素能满足小球藻基本的营养需求,其中氮和磷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在
 
 

(2)图甲是通入CO2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CO2去除率是指小球藻吸收前后CO2的浓度差与通入的CO2浓度之比值.
①图甲说明
 

②曲线Ⅰ与曲线Ⅱ相比,小球藻光合作用过程中加快的有
 
(多项选择).
A、水的光解     B、ATP的合成     C、CO2的固定    D、C3的还原
③图乙说明,高浓度CO2
 

(3)图丙是1.5%的CO2浓度下,小球藻的生长曲线与CO2去除量的变化曲线.小球藻的生长曲线变化趋势滞后于CO2去除率、CO2去除量曲线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