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
A. 细胞的大小 B. 细胞核的大小 C. 细胞膜结构 D. 细胞器的数量、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B. 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深入处理
C. 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D. 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此属于无关变量
B. 噬菌体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减弱
C. 子代噬菌体的DNA双链不可能均被标记上32P
D. 本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酶己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轻纺和医药等领域。
Ⅰ.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人们能够利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________内。
Ⅱ.在应用酶的过程中,采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可解决酶很难回收再利用等实际问题。
(3)在进行酵母细胞固定化的过程中,称取干酵母,放入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并放置1小时左右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
(4)制作凝胶珠时,需用装有酵母细胞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物的注射器,以________的速度滴加到己配制好的___________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RN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RNA可以被染色
B. 1个tRNA上一定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RNA—般较DNA小,能够通过核孔
D. RNA酶就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发育中的种子可将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
B.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番茄多开花、多结实
C. 乙烯只由成熟过程中的果实合成,用以促进果实成熟
D. 植物在倒伏后会出现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大连市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和图2分别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和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根据图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它与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该物质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 ]内填①或②,________填文字)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必须要有的生物成分是甲和_________。
(二)根据图2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A、B分别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羊囊胚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B将来分化成内胚层
B. 囊胚腔是一个充满空气的腔
C. 结构A是透明带,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的
D. 在囊胚期之前的桑椹胚时,细胞就出现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