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 |
B. | 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
C. | 线粒体、核糖体、酶的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 | |
D.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 |
分析 1、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所以使前后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stackrel{酶}{→}$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stackrel{酶}{→}$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stackrel{酶}{→}$12H2O+34ATP.
4、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水的光解:2H2O$\stackrel{光}{→}$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stackrel{酶}{→}$ATP.
(1)暗反应:CO2固定:CO2+C5$\stackrel{酶}{→}$2C3;C3的还原:2C3$\stackrel{酶、ATP、[H]}{→}$(CH2O)+C5.
解答 解:A、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正确;
C、线粒体、核糖体都含有RNA,RNA中含有核糖;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只有RNA中含有核糖,C错误;
D、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来自水中的氢原子,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来自水和葡萄糖中的氢原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识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识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两类生物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 ( )
A.脂肪 B.糖类 C.水 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 |
B. |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
C. | 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 |
D. | 内环境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温和缺氧必定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 |
B. | 物质X的运输必定需要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 |
C. | 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 |
D. | 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可防止目的基因随花粉逃逸 | |
B. | 用人工薄膜包裹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制备人工种子 | |
C. | 胚胎分割时需要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 |
D. | 为防止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1.9 | 0.8 | 1.1 |
D | 89.2 | 33.9 | 55.3 |
E | 94.7 | 33.0 | 61.7 |
F | 211.5 | 20.1 | 19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frac{1}{16}$ | B. | $\frac{1}{8}$ | C. | $\frac{1}{4}$ | D. | $\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