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绿一吡罗红分别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特异性染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 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C. 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不含有RNA
D. 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含大量DN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含镁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将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
②将A组幼苗放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 ;
③将两组小麦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 。
(2)实验预期 。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镁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镁的无机盐,若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恢复正常,其结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4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
A. 4000个和900个
B. 4000个和1800个
C. 8000个和1800个
D. 8000个和36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中能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为20种
B. 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这样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C. 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
D.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文上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高等生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A、B过程分别表示 、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 ,另一半来自于 。
(2)由图可知生物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了细胞的 和 。
(3)图中C、D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
(4)A、B两过程的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细胞中 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理上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
A. 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
B. 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C. 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
D. 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