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某病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抗生素长期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抗药性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抗生素导致幽门螺杆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
B.原来的幽门螺杆菌群体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C.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D.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分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其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细菌还有有氧呼吸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幽门螺旋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而抗生素只是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

解答 解:A、幽门螺旋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而抗生素只是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A错误;
B、在菌群中,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所以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所以抗药性的形成,实质上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C正确;
D、幽门螺旋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而抗生素只是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及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
①体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胡萝卜颗粒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B.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其主要步骤为: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
C.因胡萝卜素为脂类物质,所以在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有机溶剂
D.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ATP在细胞内需要量很大,但是含量很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脱氧核糖
B.mRNA是翻译的模板,DNA是自我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为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核苷酸及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苷酸的种类可以根据图中的②和③进行判断
B.彻底水解DNA,可以得到1种①、1种②和4种③
C.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2种②和4种③
D.如果某种核苷酸含有T,则该核苷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普通短毛豚鼠是著名的实验动物.该种豚鼠毛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控制色素的合成,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深浅程度,豚鼠毛的颜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eeF_ EeF_ EEF或__ff
 豚鼠毛颜色 黑色 灰色白色
(1)由如表可知,F基因存在时可合成色素,其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效应相同(“相同”或“不同”);E基因存在时可淡化颜色的深度,其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效应不同(“相同”或“不同”).
(2)用纯合黑毛豚鼠与纯合白毛豚鼠杂交,若产生的子代全为灰毛豚鼠,则亲代白毛豚鼠的基因型为EEFF或EEff.
(3)为了探究某只基因型EeFf的雌性灰毛豚鼠的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选择白色豚鼠与该雌性灰毛豚鼠进行测交,若子代豚鼠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白色:黑色=1:2:1,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按自由组合规律推算,让EeFf灰毛雌雄豚鼠自由交配,子代白毛豚鼠中的杂合子占$\frac{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淄博淄川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的某些生理过程,I-II表示光合作用,III-IV表示有氧呼吸,①--③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物质①是 ,物质②是

(2)过程I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过程II发生的场所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内叶肉细胞中C5 的量将会 (填“增多”或“减少”) 。

(3)过程III进行的场所是 ;过程IV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在 中分解成[H]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十八中高二下六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 ___ (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_________,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___。B点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

(3) 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 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左右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克)。则b与a的差值所代表的是 ______ ____。请写出导致叶片左侧遮光部分重量变化的主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丁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