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谱系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遗传图谱判断:甲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乙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设显性基因为A);图乙中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设显性基因为B)。
(3)图乙中Ⅲ3为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
(4)若图乙中的Ⅲ1与Ⅲ3违法结婚,他们生出病孩的几率是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根据遗传图谱判断:甲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乙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设显性基因为A);图乙中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设显性基因为B)。
(3)图乙中Ⅲ3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图乙中的Ⅲ1与Ⅲ3违法结婚,他们生出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谱系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遗传图谱判断:甲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乙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设显性基因为A);图乙中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设显性基因为B)。
(3)图乙中Ⅲ3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图乙中的Ⅲ1与Ⅲ3违法结婚,他们生出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黄冈中学 高二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遗传与基因工程 测试卷 题型:071
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遗传病在两个不同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存在于人体细胞的________中,它的遗传属于细胞________遗传。
(2)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存在于________上,它的遗传属于细胞________遗传。
(3)若某对夫妇中,妻子患有甲病,丈夫患有乙病,若其第一胎生了一个儿子,则该儿子两病兼发的概率是________。若其第二胎生了一女儿,则该女儿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 (一)玉米是遗传实验经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列举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两条):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基因型,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
。
(3)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①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_______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 。
②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二)(8分)玉米果皮黄色(PP)对白色(pp)为显性,非甜味胚乳(SS)对甜味胚乳(ss)为显性,黄色胚乳(GG)对白色胚乳(gg)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品系 |
甲 |
乙 |
丙 |
丁 |
基因型 |
PPSSGG |
ppSSGG |
PPssGG |
PPSSgg |
(1)若要利用果皮黄色与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 (填写品系类型)。
(2)甲和丁 (能/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 。
(3)丙和丁杂交获得F1,再自花受粉,后代中出现黄色果皮、甜味、白色胚乳的概率是________,出现白色果皮、非甜味、白色胚乳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ppssgg新类型,至少应选用上述品系中的________作为育种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