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实线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鲫鱼的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随种群密度的变化关系,Ⅰ、Ⅱ、Ⅲ、Ⅳ分别表示不同捕捞强度(如在规定时间内出船次数和撒网次数)下的捕获量随种群密度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法。
(2)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时捕捞鲫鱼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可以得到最大持续产量的是__________所示的捕捞强度。在__________所示的捕捞强度下,种群数量有迅速减小的趋势。
(3)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含有的总能量____(填“是”或“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池塘中水生植物的颜色为鲫鱼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标志重捕 K Ⅲ I(Ⅱ) 不是 还包括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析】
当种群密度为K/2时,IV所示捕捞强度低于种群的净补充量,因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当种群密度维持在K/2时,可获得该鱼最大的持续产量,此时的捕捞强度曲线Ⅲ。
(1)调查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2)在种群密度为K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故种群密度为K时捕捞鲫鱼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在种群密度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可以得到最大持续产量的是Ⅲ所示的捕捞强度。在I所示的捕捞强度下,种群数量有迅速减小的趋势。
(3)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含有的总能量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因为还包括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池塘中水生植物的颜色为鲫鱼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则下列分桁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a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B. 乙图中的e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是高尔基体膜
C. 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 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一内质网一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干白葡萄酒制作前一般将发酵瓶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_______消毒。发酵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微生物是____。葡萄汁的发酵是否成功,可用______来检验。
(2)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且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影响腐乳的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是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项)。各地腐乳风味迥异,在原料和菌种相同时,可通过_______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
(3)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______方法进行浓缩,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男子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竖线和斜线阴影各代表一种病),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男子______(患病,不患病),基因A(a)和B之间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_______,Ⅱ-7患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若Ⅲ-10和Ⅲ-12结婚生出了一个儿子,该儿子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概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洋葱为实验材料,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对照实验
B. 从Ⅰ→Ⅱ→Ⅲ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使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越大,上述实验现象越明显
D.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不一定都能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 8条染色体
B.甲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数比例为 1∶2
C.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丙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设置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除了图中控制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_______________。若将种子换成植物幼苗完成该实验,应将装置放置于________环境中。
(2)C瓶中也可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出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B瓶中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 乙过程只须在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
C. 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 丁过程中必须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南瓜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度是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B. A点时叶肉细胞中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有氧呼吸
C. B、D点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
D. C点净光合速率大于两倍呼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