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应用生物技术获得的成果中,依据基因重组进行的是(  )
①1993年,以我国科学家侯云德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品干扰素;
②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
③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等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能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④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⑤杂交小麦之父--鲍文奎教授培育出适于高寒地区种植的小黑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④⑤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专题:
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解答: 解:①1993年,以我国科学家侯云德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品干扰素,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①正确;
②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②错误;
③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等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能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的原理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与基因重组无关,③错误;
④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④正确;
⑤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养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⑤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重组的分类和在育种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对于生物教材中应用生物技术获得的成果的原理的分析与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③B、②③④⑤
C、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变化为(  )
A、膜外正电位,膜内正电位
B、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
C、膜外负电位,膜内负电位
D、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
 

(2)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3)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在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
 

(4)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能连接到棉花细胞中的DNA分子上,原因是
 

(5)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成功的表达,使棉花产生新性状.这种变异的原理属于
 
.这种成功的表达也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专家罗纳德?埃文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人体内存在一种被称为“脂肪控制开关”的基因,这个基因一旦开启,就能提高对脂肪的消耗并产生“抗疲劳”肌肉,帮助心脏和神经系统保持持久耐力.美国科学家公布研究报告说,他们通过向实验老鼠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成功培育出“马拉松”老鼠,比正常老鼠多跑出一倍距离,速度也快一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有效方法是向实验老鼠肌肉中注入含“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重组DNA
B、“脂肪控制开关”的基因中存在起始密码
C、“马拉松”老鼠在改善机体耐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
D、可以向“马拉松”老鼠转入其他的基因兴奋剂如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培育“超级运动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某类型动物不同生理过程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关系,图2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2中的图象按图1所示的分裂顺序排列,则其正确的顺序为
 
,图1曲线中
 
段所表示的时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点.
(2)d点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图2中发生在图1曲线bc段的图象为
 
.图2中④有
 
个染色体组.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
 
,该类型生物正常的体细胞具有
 
条染色体;图2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4)图2中③所示细胞处于
 
分裂
 
期,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图).
(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光
 
(填影响、不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图c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
 
(填影响、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图e和f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物种演化关系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南美洲大陆迁来的祖地雀A进化为B、C两种地雀的原因是祖地雀分别迁往甲、乙两岛后,由于有
 
隔离而不能交配,又由于两岛环境条件的差异,进而导致两个种群的
 
发生不同方向的改变而成为两个物种,这是长期
 
的结果.
(2)甲岛上的B地雀迁到乙岛后没有与C地雀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B地雀和C地雀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着
 
,无法实现正常的
 
交流.
(3)迁到乙岛的B地雀却进化成D地雀,原因是
 

(4)由于不同岛屿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迁到不同岛上的地雀与环境条件相互影响,通过漫长的
 
过程,形成了地雀物种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细胞膜上的H+-ATP酶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该能量用于H+的跨膜转动.科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浓度K+、Mg2+条件下绿豆植物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性研究.
(1)实验材料和药品(略)          
(2)细胞膜的提取(略)
(3)H+-ATP酶的活性的测定(温度、酸碱度等反应条件适宜).(略)
(4)实验结果:
      Mg2+(mmol?L-1
    H+-ATP酶的活性
(μmol pi?mg-1protein?min-1
 K+(mmol?L-1
 
A
 
1.5
 
3
 
4.5
00.4440.6940.7780.766
250.5500.7330.7890.783
500.4830.7560.8500.853
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5)H+-ATP酶的化学本质是
 

(6)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7)表中A的数值是
 

(8)实验中各组加入不同浓度K+溶液的体积应
 
,原因是
 

(9)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10)请绘制柱形图,表示仅在不同浓度Mg2+条件下,细胞膜上H+-ATP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