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  )
A.应激性B.适应性C.新陈代谢D.生殖作用

分析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生物的生长是指由小长大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由细胞分裂导致的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长大.叶片变大、种子萌发中均包含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向性运动(如向光性)是由于单方向刺激引发的植物体不同侧生长不均衡所致,它们都属于生长范畴.种子吸水膨胀是由于亲水性物质吸水膨胀而导致的种子体积增大,不属于生长.

解答 解:A、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A错误;
B、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错误;
C、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C错误;
D、生殖是有利于繁衍种族的,但不是生物必须的特征,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是丙酮酸,其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的①③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stackrel{脱分化}{→}$②$\stackrel{再分化}{→}$③→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就可获得胚状体
D.③→④过程指植物的生长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B.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
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芽是因为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生长素,生长受到抑制
B.不能发芽是因为块茎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进入休眠期
C.要促使其发芽,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D.要促使其发芽,可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l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2)左坐标图a段表示静息电位,a到b出现动作电位,则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负电位.
(3)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A处的兴奋不能(能或不能)传至B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下列叙述不属于细胞代谢的是(  )
A.有氧呼吸终产物一般为CO2和H2O
B.光合作用反应物中有水参与
C.发生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过程有水生成
D.淀粉在消化道中水解终产物为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教材中多次提到“生命活动”一词,试举四个属于生命活动的例子:
(1)草履虫摄食活动.
(2)草履虫避开有害刺激.
(3)人的缩手反射.
(4)病毒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绿藻、水绵、蓝藻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鸡、狗、鱼D.酵母菌、灵芝、颤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