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乙、丙、丁之间通过食物联系建立了食物网 | |
B. | 缺少甲类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正常进行 | |
C. |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产生气体X的速率与①过程的速率大致相同 | |
D. | 适当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
分析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图中与无机环境双向箭头的是乙生产者,所有箭头均指向甲为分解者,则丙丁为消费者.①为光合作用②为呼吸作用③④为捕食.
解答 解:甲是分解者,不构成营养结构,故乙、丙、丁之间通过食物联系建立了食物网,A错误;
B、甲表示分解者,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分解者,生产者残枝败叶和消费者的遗体粪便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会崩溃,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B错误;
C、由图可知,气体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甲为分解者,类群丙丁为消费者,其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速率大致相当,C正确;
D、动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所以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结构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一定程度上会膨胀 | |
B. | 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相同 | |
C. | 图示脂质体间能够发生特异性识别 | |
D. | 应用如图2所示的脂质体储存油脂颗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性别区分的生物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 | |
B.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都与性别相联系 | |
C.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 |
D. | 男性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时间(d)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个体数 | 2 | 3 | 13 | 82 | 652 | 1022 | 1884 | 1865 | 1790 |
A. | 种群所在的环境无食物和空间的限制 | |
B. | 在4~5d期间种群增长最快 | |
C. | 种群增长属于S型增长 | |
D. | 在6~8天期间种内竞争最激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数量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数量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可能是( )
A.1∶0或1∶1 B.1∶0或3∶1
C.1∶1或1∶2∶1 D.3∶1或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