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期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R型菌表面粗糙,没有毒;S型菌表面光滑,有毒性
C.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吧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此类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牛胰岛素是由51个此类物质组成的两条多肽链,共有________个肽键,两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3)它与另一个同类分子结合时的方式称为________,形成的化学键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反应后的产物是________。
(4)某物质的R基若为—CH2—CO—CH3时,此物质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
Ⅱ、近年,利用肉毒素去皱美容的做法受到很多专家的质疑。肉毒梭菌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病原体,其致病性在于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个水分子。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脑啡肽是从高等动物脑中分离出的多肽,它由:酪氨酸(UAC)、甘氨酸(GGA)、甘氨酸(GGA)、苯丙氨酸(UUC)、甲硫氨酸(AUG)共五个氨基酸组成。动物的基因在控制合成这种多肽的过程中所需的核苷酸有多少种 ( )
A.30B.15C.8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研磨过程中加入SiO2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用70%的酒精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色素带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构成m条肽链)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B中肯定含有S元素,①过程有水的生成
B.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 该蛋白质中氧原子的个数至少为m+n
D.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A. 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为糖
B. 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 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水
D. 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矿质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7℃提高到30℃时,a点上移,d点下移
D.c点时该植物02的生成最为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和图b是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a中①和②互为同源染色体,图b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两种变异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中的两种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
C.图 a和图 b所示的变异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图b所示变异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