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0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学段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的完成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则必然有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学段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学段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学段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目前所用的质粒载体主要是以天然细菌质粒的各种元件为基础重新组建的人工质粒,pBR322质粒是较早构建的质粒载体,其主要结构如图所示。

(1)构建人工质粒时要有抗性基因,以便于

(2)pBR322分子中有单个EcoR I限制酶作用位点,EcoR 1只能识别序列一GAATTC一,并只能在G与A之间切割。若在某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EcoR I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EcoR 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pBR322分子中另有单个的BamHI限制酶作用位点,现将经BamHI处理后的质粒与用另一种限制酶BgIⅡ处理得到的目的基因,通过DNA连接酶作用恢复 键,即获得了重组质粒。

(4)为了检测上述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原本无ampR和tetR的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二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三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二对照无菌落的位置)。与图三空圈相对应的图二中的菌落表现型是 ,图三结果显示,多数大肠杆菌导入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B.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少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C.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中形成的ATP

D.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铜陵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肌肉接点处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E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

B.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

C.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NE属于反馈调节

D.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